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五月五日,正值初夏,楚国之天气,已经热得让人一身一身的出汗。曾经主管楚国王室屈、景、昭三姓宗族事务,已经被流放在荆南的三闾大夫屈原抱石自沉江中!一个曾经担任楚国高级领导职务的领导人为什么选择自杀?虽然已经过去了2294年,但是仍然是一件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
今天端午节,吃过了粽子,想了解一下屈原到底为了什么去自杀。
考察屈原投江自杀的原因,有愤世说,殉国说和殉情说三种,且让我们看看这三种说法的根据和来源。
1、愤世嫉俗,抑郁而死?
愤世之说认为屈原痛恨当时的楚国朝政混乱,世事浑浊,以致心中无限失望,最后投江而死。这种说法的根据是《楚辞·渔父》诗:“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形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欲?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班固在《离骚赞序》中说,屈原痛恨昏君当朝,奸臣当道,不堪忍受浑浊世事,所以就自投汨罗江了。王逸在《楚辞章句·离骚序》也说,屈原写成《九章》后,很想证明、述说自己的理想,但终究没能遂愿,他不想让自己的清白之身仍然活在这浊世之中,所以就投入汨罗江,自沉而死。司马迁也认同了这种看法。在《史记·屈原列传》里,司马迁为我们描述了屈原很经典的“披头士”的形象:“屈原至于江滨,披发行吟泽畔,……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