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AMD总裁对中国的急切期望,不能不说是一对矛盾。相比英特尔多年来打造的强势职业舰队,AMD似乎不占上风,对郭可尊来说,“一个人的战争”似乎要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对冲笔记本
继个人电脑之后,英特尔的目标便是称雄移动终端市场,2002年初,英特尔推出迅驰,意图建立无线时代笔记本应用的新标准。面对迅驰的推出,下游笔记本厂商喜忧参半,跟与不跟如同押宝:跟,芯片的昂贵大大增加生产成本;不跟,将在综合竞争力方面大打折扣,而英特尔对迅驰3亿元的市场推广费用和广泛建立的“体验中心”或许能给他们增加一些信心。 业内人士指出,围绕在迅驰周围的一系列方案、标准以及由此建立的门槛,将是更多笔记本厂商投鼠忌器的症结所在。另外,英特尔迅驰倡导的多功能集成也是引导下游厂商和他一起走进“无线产业的笔直胡同”,从此不蔓不枝,造就一个“垄断帝国”。 不仅如此,迅驰所倡导的无线移动计算模式的实现,要依靠笔记本电脑厂商、网络运营商、软件和应用提供商以及“特约商户”共同完成,同时,以芯片基础制造业为起点到最终端用户无线商务应用的长长的产业链条将由英特尔推动,这增加了他的运营难度,而其中的利益分配则更是个难题。
和英特尔的抢先布局相比,AMD要显得有些不幸,“醒得早,起得晚”,其移动芯片的中国市场“开元”是在其产品化的一年之后才姗姗来迟与英特尔正面交火。而此时,国内笔记本市场已经被英特尔垄断,厂商已经打得略显疲惫。 无疑,在这样的市场格局下,结实匀称的产业链将会把竞争压力分配到产业层面的各个环节,由此推动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使消费者及时感受到良性循环的市场环境。 以技术领先和市场支持为竞争手段的英特尔已经在移动处理器市场成功布局,并不断推动升级。 而AMD的真正布局移动芯片市场是在今年中期。清华紫光在合作伙伴策略的选择上显得非常开放,在产品线的开发上,一直力求多元化和对市场的细分。今年1月份,清华紫光笔记本其中几款采用全美达公司(Transmeta)公司的“Crusoe TM5800”芯片,专门针对女性用户,以轻薄为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