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刚过元旦,中央红军长征进入贵州,另一支中央军也而随前来,两支中原的中央军,一个从军事上弱化了贵州的地方军阀势力,一个从政治上解决了长期分封政治格局,导致黔军分崩离析,两个师被分解,并调出贵州境内。从这一刻开始,柏辉章在后来漫长的十七年个人道路中,无论是在国民党政权中的沉浮,还是解放后的遭遇,都运命坎坷,令人嘘嗟。
陆续发表的文档中,可以分析出王家烈的下台与柏辉章后来的命运有千丝万缕联系。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西南军阀名义上归顺蒋介石的中央政府,实则是只向中央政府要饷扩军,中央政令难以贯彻。1935年1月,中央红军进入贵州。这给蒋介石消灭敌方军阀带来了千载难逢机遇,蒋介石坐镇贵阳,一面调部队追击红军,一面设计逼王家烈下台。蒋派晏道刚到黔西、大定,封官许愿,重金收买王部师长何知重、柏辉章。答应给何知重5万元,提升军长,给柏辉章3万元。在贵州军队开到四川石柱后交款(蒋最终没有兑现)。柏辉章被收买后,派所部营长令狐作宾带兵两个连到军部向王家烈闹饷,使王家烈面对何成浚、晏道刚十分难堪。(备注1)这段情节,虽然说柏辉章迫于蒋介石胁迫,暂时换来了自保,未来的运命却依然如无根的蒿草,但是,从大历史观的今天看,柏辉章,何知重当时背叛自己上司遭人非议,但他们的行为却符合民族大一统的潮流,为中央政权彻底铲除地方分裂势力功不可没。
归附中央政府军队的柏辉章,在后来的抗战中,率领102师这支主要由贵州子弟组成的部队,抗战中打了无数次的硬仗——1937年8月,参加“八一三”淞沪会战;同年11月,参加南京保卫战;1938年5月,在砀参加徐州会战; 1939年,参加南昌会战;其后参加四次长沙会战,尤以1941年9月的第二次长沙会战打得惨烈。部队撤出阵地后集结,看到原来一万多黔籍将士只剩下区区几百人,柏辉章失声痛哭。(备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