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把雅理解为“规范”“标准”的意思,雅言是正音、标准语,无论是语法,还是逻辑、史实,各方面都讲得通。孔子会说标准语,朗读《诗三百》、《尚书》和行大礼的时候,都说标准语。也就是说,孔子日常生活中,说的可能是家乡鲁国曲阜的方言。正如《礼记·王制》所言,“五方之民,言语不通”,方言的存在,是古今皆然的。春秋末期,孔子生活的时代,当然也不能例外。根据汉语史、音韵学等的研究,创作于西周至春秋时期的民歌总集《诗三百》中,方言方音现象普遍存在,且差距很大。晚孔子一百多年的孟子,其著作中有“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的比喻(《孟子·滕文公下》),说明当时齐楚语言差异是很大的。孔子办学,招收弟子,向各国学子敞开大门,并不限于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例如,子贡是卫国人,子游是吴国人,颛孙师是陈国人,公冶长是齐国人。
这种情况下,假如孔子坚持使用自己家乡的方言,教学和跟弟子交流,都会有不小的问题。回想当年,我初到山东济南念书,普通话说不好,需要借助于手写文字,几乎是笔谈。
上古时期,为了克服、跨越语言障碍,朝廷有专门负责沟通各地语言(实际上包括方言和不同民族的语言)的官员,所谓“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礼记·王制》);士大夫间相约使用雅言,也叫夏言、凡语、通语、凡通语等,也就是明代以后所说的官话,有点类似今天的普通话。不同之处是,古代的这种标准语,是民间自发约定并使用的,而今天的标准语,则是政府有关部门加以制定并推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