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对闾丘相对柴静,了解以至理解也许要大很多,前者我读过她的《不分东西》,看过她很多博客上的文章,后者呢?所知不多,虽然前两天我的助理还买了一本她的《看见》,我还敷衍应酬了两句,这也是因为我对柴静实在谈不上什么了解,所以谈不上理解也就不敢乱弹。但是,根据闾丘的这个新浪微博上郑重其事的“辟谣式”回应,然后联系到我对新闻的一些浅薄理解,是完全可以抛开两位主要当事人而一般性谈论几句的,至于对不对,则弄出来诉诸公论。
在我看来闾丘说的很对,新闻当然要针对人,因为新闻的目的还是为了“人”服务的一种工具,虽然闾丘也说了,新闻最终还是要归结到人,其实不止新闻,一切人所弄出的活动,事业,说到底不都是为了“人”而服务的吗?但是,新闻活动在新闻这个从人——事——再到人的流程中,不能止于最初的人而非通过最初的人到事再到最后的“为人服务”,而要挖掘人背后的原因,这才是釜底抽薪好一语中的的本质。这才是新闻事业直捣黄龙的根本。如果止于人了,很可能就流于个案的肤浅,而没有深入到事情的深层本质中去,又怎么能通过这个个案的“小我”,而以臻大同?而要尝试解读或挖掘事情的深层本质,就要不但要注意新闻事件的人,更要注意并努力深入新闻事件中人的背后的那个环境,那个氛围,那个体制,那个造成这一切的最根本的原因。这才是新闻工作的终极理念。
尽管有种种条件的制约难以达到,至少也应该悬为新闻从事人员的崇高理念。至少也应该做到闾丘所谓“不粉饰不说谎”,虽然这已经是新闻从事的基本要求,但有时也算是当下一个很高的标准了。那么,如果柴静或“们”只强调人,那显然不够的,无论她的工作看起来多么有意义,多么让有些关注当下的朋友热泪盈眶或深深感动,觉得是当下不可多得的“亮点”,是一种“美丽”,我们仍然要为之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尽管这个标准或者看来有点高,甚至我们可以说她放到“新闻本质”这个特定的议题就不够专业。当然,如果按照闾丘微博回应的说法,所谓的“媒体”范围很大种类很多,彼此既有个性也有共性,有很多“术业有专攻”的细致分工与专业特点,也有一些基本的共通因素。而柴静并非“纯粹”的必须要写稿的新闻人而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媒体人,或电视主持人,那么她如果真的注重“新闻是针对人”的话,是否可以用这个“终极理念”来评议她所从事的行当,所从事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