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神州大地饥馑成灾,内蒙古林业厅从关注民生出发,组织专家考察木本粮油植物资源,以图开发利用。考察中发现了文冠果作为木本油料开发利用的价值,内蒙古林业厅根据专家组建议并进一步论证和规划,于1963年在昭乌达盟(今赤峰市)翁牛特旗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以发展文冠果为主的经济林场。
周恩来总理得知内蒙古在发展文冠果时很关切地对乌兰夫同志说:"听说你们在发展一种叫文冠果的油料树,能不能拿点样品来看看?"内蒙古林学院根据自治区政府指示,准备了文冠果油和果实、种子及枝叶花标本转呈总理。因此人们说,文冠果的发展从一开始就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关注。周总理的关怀大大激发了文冠果研究工作和生产发展的积极性。
上世纪60年代末,朝鲜领导人来华访问时,将文冠果籽仁作为珍贵礼品赠送给国家领导品尝,引起江青的关注,她特别喜食炒文冠果仁,并责成国家林业部门加快对文冠果在我国的开发,经认真选址,最后由国家投资在西北的革命老区延安志丹、东北的辽西建平、内蒙的赤峰乌丹等不同干旱气候条件的地区培育种植。
建平县青松岭千亩文冠果园,始建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有江青路可以见证文冠果与江青的渊源关系。据记载,当年,选定在青松岭种植文冠果后,按着文冠果生长的特点和绿化布局要求,在迟杖子华龙山的20度山坡上,平整梯田,建塘修坝,定株种植,仅水利工程一项就耗资150余万元。不到5年时间,文冠果就已经花满山果满树,成为辽西地区颇为壮观的人工绿化景观。1975年,曾经作为新品种育林基地接待过朝鲜干旱地区绿化和经济林开发考察团。1976年,当时忙于抢班夺权的江青仍没有忘记文冠果,曾拟来建平县考察,为迎接江青的到来,建平县出动上万人为其修建了一条宽阔平坦的上山路,至今,人们仍称其为江青路,江青路虽年久失修,但仍可以看见当年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