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这一切,都使外界对这个“中国最高级别智库”在未来高层决策中的角色充满联想。
专家们的低谷
在曾培炎看来,眼下越来越复杂的国际环境,“是对各国智库谋划能力的考验。”
这是近10年来对决策者最具挑战性的年代,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宏观调控政策快速调整,使得各级官员和企业界一度手足无措。
“我们最希望获得对未来经济形势、对宏观调控政策的一个相对准确的预期,但过去一年的频繁变化,让我们很迷惑。”在浙江做纺织品生意的叶运堂说。
与此相伴随的,是一些经济学者和智囊专家的种种预言一再沦为笑谈。
2007年底,中国社科院一位著名经济学家还在强调“4%是中国通胀承受的极限”、“宏观经济不会大起大落”,两个月后,CPI达到月度8.7%,半年后,跌到2008年12月的1.2%。 本报记者 叶一剑 北京报道(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07年下半年次贷危机初起时,不少主流学者纷纷给出“危机是暂时的”的判断,强调“对中国影响不大”。
2008年7月,当国际油价冲击147美元/桶,国内的能源研究机构众口一词地预测“国际油价即将冲上200美元/桶”,5个月后,他们被35美元/桶的新价位刻薄地嘲弄了一把。
“专家一预测,人类就发笑。”3月26日,国研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隆国强在一个论坛上被记者追问对中国外贸形势的预测时,不禁来了一句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