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无论是以自然方式分界还是历史方面形成的传统分界,南北的主导线主要还是以秦岭—淮河为界。所以,秦岭—淮河就成为中国传统意义的南北分界线。现在,中国不少省份建立了“中国南北分界”标志,其中安徽淮安市在一座桥上建设的“中国南北分界标志”最为壮观,就基于这方面的考虑,当然,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炒作旅游热点。
但是,以秦岭—淮河为线分中国南北现在也陷入了瓶颈,尤其是随着各省、市、自治区对于旅游的重视,对于中国南北分界线的划分更是有自己的标准,于是,质疑秦岭—淮河为中国南北分界线的声音就越来越大,一方面秦岭是一个庞大的山系,虽然东西绵延1600公里,但它南北纵横数百公里,这数百公里如何划分?而秦岭以西呢?又该如何划分?而淮河虽然有约千公里长,在中国算得上一条大河,但它很难称得上是一条独立的河流,大运河中下游就是以淮河下游为主干开凿出来的,联结的是长江,这样,淮河实际上没有下游,大运河向东只有南北数十公里的无数水网来支撑,无法分辨哪条河才能算作淮河的下游,而且淮河主要的河水南下注入长江,这样,淮河也就实际上成为了长江的支流,主要水流南下进入长江,那大运河以东的地区该如何划分南北呢?所以,秦岭—淮河作为中国的南北分界线也有缺陷,至少有很大面积的盲区。
更何况,以农作物为区分南北现在同样陷入尴尬,如现在的东北也种植水稻;如果按照湿润和半湿润地区来区分,东北部分地区明显属于湿润地带,而且与800毫米年降水量没有必然的联系,因为东北气温偏低,蒸发量不大,更何况,东北原始森林遍布;如果按水田旱地划分也没有充足的道理,因为谁都知道,中国的旱地主要集中于中原一带,而中原一带主要集中旱地的根本原因其实是水资源不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