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是吊诡的一年。
明朝在这一年灭亡。1644年4月25日,李自成入京,推翻大明,明思宗在煤山自縊。
李自成在这一年败退北京。5月27日,吴三桂从山海關引清兵入关,李自成被清朝军队驱逐出北京。
它又是大清定都北京的一年。6月5日,多尔衮攻佔北京。 9月20日,清顺治帝驾马车由盛京出发,迁都北京。 10月30日,清世祖福临定都北京。是为清顺治元年。
李自成在北京只呆了很短的时间,有人归因于这年北京的鼠疫。关于这个观点,可看《鼠疫——满清取代大明的真正原因》一文和榨菜肉丝的新浪博客《1644年北方鼠疫对历史的巨大影响》。
这一年的农历是甲申年,是个猴年。300年后的1944年,也是个甲申年。那一年,延安从上到下,洋溢着一种胜利在望的喜气。舔菊“历史学家”郭沫若写了《甲申三百年祭》这本书,总结明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中国共产党进京后怎么才不重蹈李自成的覆辙。
中共的流行的说法是,李自成进北京后的声色犬马,导致北京不守。这个“历史教训”,最为毛泽东欣赏。毛泽东说,“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平,他们进了北平就变了。”这也是今天反腐理论的最早版本。李自成因为骄傲而败是个伪命题;腐败亡国也是个伪命题。因为腐败只是表象,腐败是果不是因。腐败背后有更深刻的结构性的原因。
把视线集中到腐败的社会现象上,模糊了人们的视线,阻挡人们把反思的视角投射到更深刻的原因上。明朝没有人思考导致腐败的背后的制度性原因;到了1644年,大明将亡,悔之晚矣。1644年,清朝刚建国,倒是有机会和大把时间思考,但清朝自那以后的267年,竟也没有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