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还要客观一些,全面一些。鲁迅是文化人物、文学人物,还应较多地从文化上、文学上考察他的贡献,将其偏执的暴力的流血的甚至自私狭隘的思想剔除,有益的文化价值予以保留,储藏于中国历史的宝库,留益于中国的未来,也是必要的。
当然,将思想的糟粕一除,其余文化价值的残存如何,确值得考量!
鲁迅自知自己当不得诺贝尔文学奖。因而,就残存的价值量上考察,很可能是值得悲伤的。
二
我读史书,非主流的史书(但与某些党史资料的记载一致),看江西、看海陆丰,看抗日民族战争一过,继之复燃于全国的“江西”和“海陆丰”,常哀叹不断!
江西和海陆丰发生之时,鲁迅等文化人物在中国发出了何种声音?一个接受过西方人文教育的人,为什么对那种暴虐的、残酷的、非人道的社会改造予以支持,至少是置于耳边,权当无闻?这是为什么?
有时候想,是因为居于民国政府的统治之下,充塞于日常黑暗之中,期待另一种暴力流血打破自身所处之黑暗环境?但这一环境下,法治究竟是存在的,人类社会的基本秩序基本是存在的,它究竟是人所尚能生存的环境。否则,鲁迅先生移于广州、移于厦门,为什么不移于瑞金?——段其瑞为其卫队射杀学生而在天安门前跪地不起,此后终生吃斋以示忏悔,究竟表现了他对人的生命的敬畏、对人类秩序的敬畏!
当鲁迅以削去教育部佥事之职,而与中国最高行政机关——教育部(当时的教育部长章士钊同时也是中华民国的司法总长)斗法,当时的法院判决教育部败诉,鲁迅先生官复原职。其时,鲁迅先生不以为这是一个法治社会么?其“血战前行”的著名呼号就发生在这一时期,其著名的“沉默呀沉默”的呼号就发生在这一时期,血战的前头是法制的破坏,“沉默中的爆发”与法治的再次来临之间至少间隔六、七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