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毕业后宫敏就这样在长安县呆了三年,没有老师就自己去买各种无线电相关的书,有空的时候去看跟着学,靠着自己动手买零件组装了一台在当时异常珍贵的电视机,于是被公社招去做广播台维护,由于表现突出,在1977年,宫敏进入了北大无线电系无线电物理专业。
互联网口述历史(OHI)采访宫敏
进入北大的宫敏生活算得上是惬意,很多课程之前他都已经早早念过,即使是超纲的问题老师私底下也会做出详细的解答。在学校还参加了游泳队,这给他提供了健康的体魄,直到几十年后宫敏依旧受益于此,在做课题项目时,宫敏做的音响放大器总是比其他人的要更好,很多同学也都拿他的作品来当做模板。
唯一有些不足的是当时与计算机有关的课程只有一门介绍仿制美国的计算机DJS130《计算机原理》,而且当时学校没有微机,只有小型机,只能通过纸带打孔的方式进行计算。让宫敏印象深刻的是那时候有很多外界单位需要借用学校的机器进行计算,但由于机器计算能力不足,时间排得太满,有的人会被安排在凌晨三点上机,旁边则是一麻袋要用到的的数据纸,忙的人叫苦不迭,最后花上几个月也算常见。
1980年宫敏毕业,随后被分配到了中科院空间科学研究中心,负责做卫星地面系统的图像处理,直到这时,宫敏才第一次真正的接触到了计算机。那时在使用的DJS131小型机并不稳定,1976年国家曾做了一次航空遥感,多光谱扫描仪记载的数据由于DJS131处理不好,几摞磁带一直放在那儿没有解决,到宫敏手里的时候,他想出办法,设计了一个装置,连接磁带机和计算机,自己写出驱动和操作系统,最后成功的取出了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