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怡濂随研究所迁往大西南
1966 年,“文革”的旋风也卷入偏远山区,大字报飞舞,专家也要靠边。中央军委命令停止“四大”,恢复正常科研。金怡濂很快恢复了工作,负责10 号机的后续研制。1967 年,机器安装好了,调试顺利,双层印制板一插便通,大型晶体管计算机宣告研制成功。10 号机历时五年研制成功,运算速度达到每秒16 万次,属于先进水平。随后配套管理程序完成,采用多道程序控制,实现运算器和外围设备并行操作、两个主存储器取指令与取数据的并行操作等功能。这些功能现在不算特别,但是要全面实现,需要花费多少精力,又带给金怡濂多大的快乐!这是一次从电子管向晶体管计算机高水平的大跨越。
1969 年,机器性能提升,研究所也向更深远的西南大山移防。进山了,金怡濂的三个孩子相继读完小学、初中,院子里奔跑玩耍的孩子一天天多了起来。金怡濂夫妻都忙,孩子去食堂打饭、管家,好在他们继承了父母的品德,不让大人操心,都是自觉又刻苦,自己的事业和小家庭都很美满。
1969 年5 月24 日,周恩来总理在905 乙机的研制请示上批示:“照办,如可能,争取更快一点。”要靠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单机提高运行速度,提高可靠性是非常困难的。金怡濂反复构思,寻找到了一种新的思路,就是采用双处理器系统结构,双机并行,弥补元器件的不足,提高机器速度和可靠性,双机也可以独立运行,提高可维性。他是我国第一个提出并且主持“双机并行”的科学家,对以后我国巨型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