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廖保平
日前,大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和二版头条,专访“权威人士”,纵论当前经济形势,此文火爆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两个舆论场,解读之多颇为罕见,而这个“权威人士”是谁,也引起了人们的猜测。
大陆《人民日报》是喉舌中的喉舌,它最接近中南海,是中共高层直接发声的地方,在一个政党、政治全方面影响社会生活的国度,《人民日报》虽然过于高冷,但在这里确实可以“读懂中国”,或者说读懂中共高层的意思,在大陆,但凡要“做点大事”的人,很少有不读这份共中共机关报的。
这份报纸很多报道很难说是按新闻规律来操作,因为它承载的宣传任务可能远大于新闻任务,因此,我们会发现,它的很多报道甚至连新闻的5W要素——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何因(why)、何人(who)都不全,但它很多时候肩负着中共高层对下面层层级级的官员或群众宣传、喊话、教育、指导的任务,这就决定了它对政治、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报道,具有明显的“指导意义”,研究这份报纸一些重要报道和评论,其实就是一种“揣测上意”。
当这份报纸以“权威人士”之口来纵论当前经济形势时,人们首先想问,这是不是官方的、中共的态度?其次,这个“权威人士”是谁?为什么不直接明说某某某?其原因,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解读。
第一,用“权威人士”而不指名道姓,是因为“权威人士”的身份不方便挑明。当这个“权威人士”是高级别的领导人时,说的又是相对敏感的话题,为了不让矛头都集中到领导人身上;或是这样的讲话代表了集体的意见,体现了最高决策层的意图,换作“权威人士”,则既可以达到说话的目的,又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