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求,就会有飘逸,就不会自讨其辱。
可惜的是,并不是人人都像父亲那样想。父亲说过,那些新派的人物,其实怕官,最喜欢向当官的人讨好。
举个例子。写小说,与官员没有什么关系吧?在贾平凹的小说《商州》里,一位女子说:我认识几个高干子弟,他们的思想真是解放,思路真是开阔。
贾平凹的贡献还是有限。吴思的“潜规则”和“血酬定律”,则是公然肯定了种种不公和不义。
正是那些对父亲不以为然的新派人物,跟着社会潮流把官本位和任人唯亲推向了顶峰。
3.
谈到了薄熙成,也谈一谈薄熙来。
薄熙来是一位人才。他在大连任市长的时候,各个城市正在到处摆摊,一片脏乱差的景象。薄熙来读过书,见过世面,知道城市应该是什么样子。他整理市政,让城市有了新的面貌。薄熙来有敏锐的感觉,能够抓住社会的问题,知道民众在想什么。这些,是应该肯定的。
与此同时,薄熙来又是一位机会主义者。追求速效,必然会热衷于表面文章。即使是有价值的事情,速效也会留下成堆的问题。在薄熙来看来,代价和隐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工作的每一个地方都能够成为其进身的梯子。在大连,薄熙来是砸钱换取政绩。到了重庆,简直就是用鲜血染红顶子了。
如果薄熙来是平民,他会因为飞扬浮躁在第一轮就被淘汰了。表面看来,现实有不合理之处。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淘汰冒险家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