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空飞骏马。
北大,北大,
魂系中华!
北京大学校园歌,这校歌我觉得在中国各院校当中还是很好的!也难怪从中毕业的学生在中国各行各业都能处在比较好的竟技壮态!可能要修改一下才行.有些地方可能少了点实际上内容,虽然不像上海复旦大学校歌那样完美!
不过总的来说,还是很激励人心,朝气蓬勃!在少年时代的我对这学府还是充满向往!和崇敬!每次上网都要听听,有一种宗教一样的情怀和信仰!
北大没校歌?听听孔庆东怎么说
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 2017-03-31 10:38
每一位北大学子的心中,或许都怀有对北大校歌心心念念的期待。自红楼时期吴梅先生的《北京大学校歌》,到北大九十周年校庆时的校歌征集,再到如今一届届学子口耳相传的《燕园情》,北大人从未停止对校歌的追求。如今北大120周年校庆将至,我们还未拥有正式的校歌,但百余年的追求,本就是一段只有期盼而没有遗憾的、荡气回肠的故事,值得每一位北大人传颂与怀想。
在九十周年校庆校歌征集中传唱较广的一首的词作者,1988年北大中文系研究生、现北大中文系教授孔庆东,作为故事的亲历者,对北大校歌有着尤为亲近的情感与深刻的记忆。我们且听一听,他彼时创作校歌的经历,和对北大校歌过往的思索与对未来的展望。
北京大学西门
作校歌:黄金时代一挥就
1988年的孔庆东,正值24岁本命年风华正茂。身为北大优秀三好学生、曾任中文系团学联主席的他,无疑是燕园的“风云人物”。当时的燕园中文系学生“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孔庆东作为其中一员,也同样热爱创作诗歌。在他看来,为北大创作校歌,这歌词既需要凝练的、诗意的语言,又需要嵌有北大的精神,还要为了旋律,妥善安排长短句。此外,必须巧妙地放进北大的沙滩红楼和燕园的两段历史——这些构思的要求都绝非轻而易举。然而,当时他肩负着繁重的学习任务,无法专门找时间来写,只能在自习课余的不超过半个小时的“闲工夫”里顺便思考;这首词便是这样在学习之余的零碎间隙中被写成了。孔庆东教授清晰地记得,1988年,时为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的他作词,经瞿希贤、王立平、王世英等作曲家谱曲、由北大合唱团录制,在北大广播站播放多日所营造出的那一种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