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川阁建于明朝初年,与黄鹤楼一江之隔。
往来的游人经常是先游武昌(古名鄂州)黄鹤楼,然后由汉阳门码头乘木船渡江,在龟山脚汉阳城外登岸游玩晴川阁,或者反之。
山之南,水之北,谓“阳”——汉阳,应该在汉水之北,但是今天却在汉水之南。古时候,汉水从龟山南流入长江,入江口在鹦鹉洲头,明宪宗成化年,汉水改道,由龟山北(南岸嘴)注入长江,才有了汉口,但是,汉阳,这个名字,从古代到今天,不会再改。
晴川阁,晚建于黄鹤楼一千多年,历史文化的积淀不如黄鹤楼那般厚重,但是自建成之后便得四方游人的倾慕,究其原因,依然是崔颢的诗。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登黄鹤楼》)
崔颢,汴州(开封)唐开元年间进士,少时便才思敏捷,《旧唐书·
文苑传》将他与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
属于盛唐时期的诗人。关于他的介绍,史录不多,千古之下,因为《咏黄鹤楼》,人们才识得他这个人和他这个人的才气。清人编注《唐诗三百首》,七言律诗卷,《黄鹤楼》列为卷首,可见编者对他的推崇。
至于崔颢是如何来到汉江之滨?根据唐代文史中的零星记载,说他曾经离开京城长安,辗转各地、奔波江湖,为了一个身份卑微的官职,前后二十年,期间,到过楚地。
唐朝地方行政官重修汉阳城,东临长江,北倚凤凰山,南接鹦鹉洲,西濒汉水。
开元年间,崔颢来到长江之畔的古城鄂州(今武昌),登上黄鹤楼,那天,天朗气清,江天浩淼,白云悠悠,远望汉阳,绿树依稀可辨,草色青青处,大约是祢衡鹦鹉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