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自己纠正一下,中国人可以并已经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我指的是中国本土还无人获奖并且看不出日后获奖的苗头。为什么呢?我想到了以下几个原因。 一、其实中国人不能获得诺奖与朝鲜人不能获得诺奖的原因是一样的。 文学奖需要好的作家,好的作家需要独立于世的精神。中国的作家全圈在作协,而中国作协历来就是党的原配,政府的二奶。中国的许多行业协会都在谋求改变,只有中国作协满足于自己的姿色与角色,想变都难。 作为党和国家政策的发声体显然不符合诺贝尔奖的精神,作为“枕边风”同样如此。那些只适合鲁迅奖茅盾奖曹禺奖等等。 诺贝尔奖不拘于一党一国的事,她更关注人类的命运。虽然人类也在一党一国之内,但她须代表普遍价值,而非党国本身——无需N个代表,这样一个也就够了。 一个悲哀的喜剧是,鲁迅曾是中国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人,后来,他就成了离鲁迅奖最远的人。
如果他知道有人这样作践他的名字,他或许就会回来。 二、诺贝尔奖的核心是人文关怀,这是中国大多作家的死穴。中国作家骨子里欠缺人文关怀,更多的是人肉关怀。除去“人肉”,中国当代文学充满了“假灵魂”与“死灵魂”,他们比“无灵魂”更糟。“无灵魂”或许还有文采,还有鲜肉,而他们是“人造肉”,仿佛困难时期充肉的豆制品。他们该得的是食品奖。 三、说中国作家一概谢绝人文关怀也不公允,比如余秋雨王兆山等等就很擅长发动“人文关怀”。不仅“含泪”于轮回,而且“自述”于地下,上天入土,做足了工夫。但他们为什么也与诺奖无缘呢?我觉得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文体与流派模糊。《借我一生》明明是小说,却被冠以散文;《废墟下的自述》明明是魔幻现实主义,却被当作魔怔现实主义。 四、中国作协对诺贝尔奖一向缺乏长远计划。这点不及体育总局,“奥运争光计划”何其有效,中国一跃成了金牌大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