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公社选拨一批知青到各大中专学校念书,前提条件是“社来社去”。我当时就选择到福建交通学校读船舶轮机专业。心理想学造船的,毕业后不会再回到山区吧,面试时我说了家里几代都是造船的,还真的押中了,毕业后分配到马尾造船厂。进厂后我从事修理船上各种机器。当时我祖父很高兴,他认为我能从事造船技术,是接上了家族职业的班。我对自己的专业也很投入,一年后就能修理小型柴油机,后跟着师傅主修登陆艇上较复杂的大功率高速柴油机。
70年代末,社会上掀起学英语热,厂里也开办了业余英语班,我参加了学习。由于之前在福州九中是学俄语,初一都没读完文革就开始了,几乎没基础,跟不上进度。这时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开办,省直机关办了个直属中文班,那时马尾造船厂是省属企业,有资格入读,但必须通过入学考试,比较正规严格的。我从小对语文比较感兴趣,心想,中文都不通,还学什么英语,就马上报名并参加入学考试,居然考上了。从1980年至1984年,我利用业余时间学完了汉语言专业的各个科目,其中还包括中国近代史。我觉得收获最大的还是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和形式逻辑这几门课,考试成绩都不错。边学习边工作中,我也给工厂宣传栏写些小稿件,回报是能得到赠送的电影票。
我上山插队比较肯干,还担任了生产队的政治队长,这是那个年代特殊的“村官”,但你干活也就必然要争先。我个子瘦高,挑担子重达200多斤,还要走田埂,走山路,很沉重啊。1982年在车间干活,用扭力扳手拧螺丝时,觉得腰部疼痛,要侧歪身子痛感才减轻。当时没当一回事,但走路都歪着腰,后越来越严重,到医院拍片检查,医生说是腰椎间盘突出,要卧床休息,不能干体力活。医生还判断,可能是以前干重活造成腰椎损伤。我很是懊恼,心想这么年轻就不能干体力活,以后怎么办啊。恰在这时,厂里组建了宣传科,科长邀约我到宣传科工作。实际上我很舍不得钳工职业,但有什么办法?只好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