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记者来采访时,我曾提到造船世家,因为我们家族中老一辈多是从事造船。我的祖父造船技术比较权威,是从小干出来的。记得他说过这么一件事:14岁时,师傅叫他拆补一艘木船的底板,只是一小块,结果因木头腐烂,他越拆越大,师傅很恼火,叫他自己修补。我祖父心里很委屈,别人也不帮忙,他就独自把大面积的底板全部修好,他就是这么磨练出来。我的伯父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他也在造船厂搞技术。我父亲则是在厂里负责木材采购,我对父亲的工作印象不是很深,只记得他经常要到闽北山区去选购木材。我父亲对木材种类的识别很内行,可惜传承给我的知识不多。我这一代中,在福州、上海造船厂工作的,也有七八个。
为什么说我祖父是个领军人物呢?我祖父的官名叫林仲波,别名金惠。祖父后来在福州开办了一家比较大的船厂,主要修造闽江内河船只,也修过海舶轮船。五十年代初,国家实行公私合营,政府把福州六十七家民营船厂合并起来,组成福州造船厂,我祖父也就成为了厂里的一员。当时工厂技术评级机制很严格,但祖父评为七级工,技术工中最高的等级。1958年,我祖父因为技艺拔尖,被选派到北京参加建国十周年的十大建筑,家里挂着很多他的奖状,还有一张众多工匠在北京合影的长幅照片。
2.那么,“造船世家”的家庭环境和家族历史对您进行船政文化研究有怎样的影响呢?您是如何开始从事船政文化的宣传、研究工作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