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片中采访的部分三级片从业者 -
因为时间很紧,只有4、5天的拍摄周期,资金也很少,当时我在香港一个人也不认识。后来我通过之前认识的电影节的人、香港的报社、记者等联系到了影片中的几个主要嘉宾,有演员何超仪、甘国亮,导演陈翊恒、陈志强,电影人Mike Hostench, Bey Logan等等。
因为档期问题,很遗憾没有采访到演员任达华和《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包》的导演邱礼涛,他们是香港三级片历史中很重要的人物。
纪录片通过介绍不同时期的三级片,讲述了香港分级制度的由来、发展,着重讨论了1997年之前的香港三级片。
香港的电影分级制度
香港电影分类其实有三个大级别,其中二级中有两个子分类。
I级,有适合每个人的类别;
II A, II B,需在父母的指导下观看;
III级,就是我们所说的三级片。少儿不宜,仅限18岁以上才能观看的。
这种分级制度只适用于香港,不仅港产片会被评级,所有引进到香港上映的其他电影都会被评级。三级片的概念就来源于香港电影分级制度,于1988年正式推行,将18岁以上才能观看的少儿不宜电影称为三级片,其中暴力血腥也是三级片主要元素。
三级片就是色情片,这是人们对三级片最常见的误解。
三级片并不只是单纯含有暴力色情元素的低成本影片,它有很多深意存在,包括有关香港身份的讨论。虽然有些故事低俗,但却很好地反应了香港那个时期的社会现实。
剥削电影和三级片是两回事,全世界都有不同题材的剥削电影,香港三级片是一个很有趣的典型代表。
剥削电影通常利用禁忌话题,如性、暴力,或是种族等刻板印象。这点和三级片有相似性,比如美国70年代,针对黑人观众品味拍摄的黑人剥削电影(blaxploitation film),利用黑人去诱惑女性、杀掉坏人。
邵氏影业与风月片
香港剥削电影的起源要追溯到50年代末,1958年邵氏兄弟成立“邵氏电影公司”,当时制作了很多让人费解难懂的影片,大多为恐怖片和人们所说的古装情色电影——风月片。
邵氏风月片题材多为满清后宫和“金瓶梅”题材,用幽默的夸张手法拍成电影,突出强调中间的情色场景,吸引观众,也捧出了一代风月片名导李翰祥。
- 李翰祥(左)与邓丽君(右) -
1974年《金瓶双艳》制作完毕,李翰祥版本《金瓶双艳》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忠实于原着《金瓶梅》的电影。很多人都将此片视为香港风月片的开山之作。
恐怖片题材例如1976年的《油鬼子》,讲了马来文化中一种会巫术的“油鬼仔”杀人无数,无恶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