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所追求的,是一种自然之性。是一种自在自由的自然本性。他否定一切人为的对自然的干涉。庄子所设想的理想的状态,大概有点像人类还没产生之前的地球的状态。没有人类的非常自我自私的干涉,万物各安其命,自在而自由。庄子认为人的理想状态,就是那个样子。世俗的一切,沾染了人的一切东西,都是羁绊。庄生梦蝶,他倒想做一只蝴蝶,破除掉「认知我」,达到「吾丧我」之境界。
如此,便可知何以庄子见「鲦鱼出游从容」便脱口而出「是鱼乐也。」因为那是它本来之性,是自在自由的,这是庄子的理想和追求。「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鱼在陆地上,就像人在尘世间。相濡以沫,苟且偷生,是很艰苦的。江湖才是鱼应在之所,那才是他自在的地方。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这段更明白的表达了庄子的这种追求。
二、惠施的名家思辨
庄子言「鱼之乐」,是基于他的理想和追求,基于本性自然而言的。一切本性的、自在的、自然的,都是乐的。庄子所言的乐,是一种价值判断。惠施则从名实出发,指出「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惠施这个诘问,是从事实判断角度的诘问。,那么你是如何知道鱼在「事实上」是乐的呢?毕竟「子非鱼」。
前文已言,庄子是否认认知,否定辩论的。
「既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庄子·齐物论》
而对于知与不知,其言:
「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庸讵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邪?」《庄子·齐物论》
你怎么知道我说的知,不是不知呢。你怎么知道我所谓不知,不是知呢?对认知以及辩论,是极其怀疑的。
庄子面对惠施的诘难,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用了惠施的方法来回应:「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