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随心所欲不逾矩的意思是什么: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指一件事情顺其自然,有自己的尺度就好,凡事不过于刻意安排,顺其自然。
2、随心所欲不逾矩出自《论语·第二章·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4、孔子曰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一个未经修行的人,从心所欲,那就是想干嘛就干嘛,这肯定是要坏规矩的。所以人要有所约束,而不能从新所欲。这个约束人的东西,就是「礼」。
即使是好的品质,也要讲究一个适度,也要以「礼」来节制。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乱,直而无礼绞。」《论语·泰伯》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恭、慎、勇、直,都是很好的品质,但如果没有「礼」的约束,恭的太甚,就繁文缛节,太烦乱了。慎过了头,就处处畏畏缩缩的。勇而无礼,就会出各种乱子。直率很好,过了就显得刻薄。好的品质尚且如此,何况其他呢。所以「礼以节人」,而人要「约之以礼」。不能乱来,更不能从心所欲。
可是经过十五志学,直到七十而能「从心所欲不逾矩」。即使从心所欲,也不会逾矩。这个说起来很简单,但却是一种至高的境界。这是把仁义道德内化成了一种生理本能。
「礼」对人的约束是一种外在的约束,你得「吾日三省吾身」,时时反思自己,是不是违背了「礼」了,是不是做错事了。
《大学》云:「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始恶恶臭,如好好色。」这是说不要自欺,就像喜欢「好色」,厌恶「恶臭」一样,是一种本能反应,自然而然。这就是诚其意,毋自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