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老舍投入太平湖结束了他的一生,享年67岁。老舍走之前,没有留下只言片语,他的死亡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的猜测。
在现在看来,老舍先生投湖的原因,大概分为几种说法。
第一种,也就是最普遍认为的说法是,老舍作为文人心气高傲,人们对他的打压太过激烈无法忍受折磨和羞辱,所以选择自杀来解脱;第二种认为他的创作达到了瓶颈,再加上当时的一些外力因素,没办法再创作出好的东西,因此对生活不抱期望。
历史如同迷雾般,将他沉进了黑暗,留下的只是猜度。那么在老舍选择自尽的那段时间里,他究竟经历了怎样的苦难呢?
一、不该遗忘的历史之痛
有位叫傅光明学者曾经研究过这个问题,并且和他的夫人郑实开始十年如一日的走访。关于老舍死亡原因之一,他找到了许多亲眼见证过的人进行讲述,最终编成《老舍之死口述实录》。
在这些记录中,大概能拼凑出一个事情经过:那时老舍重病住院,但他强撑着身体要去工作,导致被人误伤又举报。
采访里经历者提到:被举报的事情发生在老舍被人包扎好伤口送回文联后,他可能是不小心也可能是一气之下,抓起胸前的牌子砸出去,正好砸在别人脸上。
后来有了为了避免冲突报了警,老舍在离开文联后又被抓去了警局。不过这次他没有受到人身的伤害,因为警察们没空管他。他只是沉默的,独自坐在椅子上,目光呆呆的。这对老舍来说不可谓一次巨大的打击,后来的决绝已经有了预兆。
第二天,在妻子仍然正常去上班后,他缓缓和年仅四岁的孙女道了别,然后来到了湖边。
关于老舍的死,冰心先生曾说过:“老舍笔下但凡有点骨气的人物,死亡的方式都是选择跳河。”这也是老舍选择死亡的方式,那一刻,他和小说里的主人公重合了。
那么老舍的死,难道是性格因素决定的?这只能说是决定性因素之一。作家的思想确实会体现在作品中,他的情绪也会通过主人公流露,老舍笔下正派又悲情的人物结局大多都是投水。但现实中面对不同的选择和情境时,我们不能从一而论。
傅光明说,我们只是无限接近事实,却抓不住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