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此时新陈代谢加快,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活跃于机体表面。夏季养生重在精神调摄,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以热助热,火上加油。心静人自凉,可达到养生的目的。
烦躁、坐立不安、脾气大……在炎热的夏季如果心无法静下来,反而被天气感染,就很容易出现上述症状,这叫做"情绪中暑"。
"情绪中暑"不是医学上的专门术语,它不是一种心理疾病,而是一种高温天气所引起的情绪反常。高温下,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有时也会出现"刹车板"不灵的状况,表现出来就是莫名的烦躁、容易与人起冲突,严重的还会引发失眠、肠胃不适、心慌、尿频等生理反应。
对于单纯的该类病人,医生主要是教给他们一些情绪控制法,比如呼吸训练、冥想以及肌肉放松练习。叮嘱他们注意饮食清淡,多喝水,多吃水果,傍晚时出门散散步。如果病人还有精神心理方面的疾病,就需要再开些药物来抑制发病的苗头。
有三类人最容易"情绪中暑",即敏感的人、情绪化的人以及个性内敛的人,而他们的不良情绪主要有四类:抑郁、焦虑、恐惧和强迫,其中以抑郁和焦虑最多。预防"情绪中暑",主要还是养心。
饮食宜清淡爽口
夏季气候炎热,人体气血趋向体表,从而形成阳气在外,阴气内伏的生理状态。人的消化功能较弱,食物调养应着眼于清热消暑,健脾益气。
因此,饮食宜选清淡爽口、少油腻易消化的食物,适当选具有酸味的、辛香的食物,以增强食欲。
夏季的饮食要多辛温,少苦寒,节冷饮。少吃苦寒之食物可避免伤阳心。多食辛味食物以养肺气,以免心火过旺而制约肺气的宣发。
另外,酷暑盛夏,因出汗很多,常感口渴,所以适当用些冷饮,可帮助体内散发热量,补充水分、盐类和维生素,起到清热解暑的作用,如西瓜、绿豆汁、赤小豆汤等,皆有良好的清暑解渴之功,但切忌因贪凉而暴吃冷饮、冰水、凉菜、生冷瓜果等。否则,饮冷无度会使胃肠受寒,引起疾病。
同时,夏天还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发生。由于夏天喝水多,冲淡了胃液,降低了胃液的杀菌力,使致病微生物容易通过胃进入肠道;另一方面,湿热的气候环境也适合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食物极易腐败变质。因此,夏天必须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喝生水。生吃蔬菜瓜果一定要洗干净。
合理运动可增强体质
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说明夏天的运动锻炼对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夏季经常参加锻炼,可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