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王小波之死,我才荣幸地读到了王小波的作品。当然,我宁愿他还活着,哪怕我到今天也读不到他的作品。我厕身于“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这一领域特有的“话语”特征不免常常使人感到无聊乏味,于是想读一读小说杂文以解胸中郁闷。也读到一些好的,但鲜有令我爱不释手的作品。忽一日听说有叫王小波的死了,而他的作品恰在他死后风靡于读书界和大学校园。但我没有去找他的书来读,倒不是掏不出几十块钱买书,而是怕读不下去。后来王小波的声名日盛一日,在我读了几篇相关评论后,觉得这个王小波是有点意思。买来他的书看,两天未能出门,起居饮食的节律发生紊乱,真进入如醉如痴、废寝忘食的境地了。至此心里有了王小波的幽灵,感到自己那点思想让上帝发笑倒不打紧,而要紧的是自己的尾巴会不会被王小波抓住。
与王小波相见恨晚不是我的过错。他自己说,在我们国家,末流的作品有一流的名声,一流的作品却默默无闻。但这大抵是指尚在人世的作者的作品,作者一旦撒手尘寰,情况就不同了,否则王小波焉能成名?就这样,像我这样的文学外行,要读到一流的作品,而作者又还活在人世,就很难了。让我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出版物中去淘金,用我们的行话来说,叫做信息搜寻成本太高,是愚蠢行为。
文学界的先生们在一位杰出的作家死后才肯给他一个较为一致的评价,而各种媒体也在这时才肯出来喝采,恐怕很难说是由于“君子为死者讳”,我看国人倒常常肯“为活者讳”。具体到王小波,活着的时候得不到什么赞誉,也怪不得多少意识形态。例如有编辑给他写过谩骂式的退稿信,这种罕见的野蛮与意识形态何干?那么究竟为什么那些杰出作家在死后才能赢得较为一致的赞誉?这的确是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