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少量银元换去了10大车、6000多卷写本和画卷……
他们的长途跋涉,使敦煌文献从黑暗走向光明。他们是富有实干精神的学者,在学术上,我可以佩服他们。
但我确实想拦住他们的车队。但我不禁又叹息了,要是车队果真被我拦下来了,然后怎么办呢?当时,洞窟文献不是确有一批送京的吗?其情景是,只用席子乱捆,沿途官员伸手进去就取走一把,在哪儿歇脚又得留下几捆;结果,到京城已零零落落,不成样子。
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想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于伦敦博物馆里!这句话终究说得不太舒心。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哪里?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
我好恨!
1. 本文之所以能打动读者,得力于对比手法的成功运用,试举出几例。
2.作者为什么如此细致地描写王道士粉刷壁画的情景?
3.文章的结尾说“我好恨”,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4.本文的不少语言极具形象感,引人入胜,请仿写划线句子。(不必太拘泥形式)
答案:
1、王道士的卑微愚昧与敦煌文献的博大珍贵形成对比,
王道士粉刷古代壁画的天真无知与我的惋惜痛苦形成对比,
外国学者的艰苦执着与中国官员的闲适不作为形成比对,
运往京城文献散失与存放外国博物馆得以保存形成对比。
2、作者想象着王道士造成的破坏,越是细节清晰,越是渲染充分,越能表现后人的痛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