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对蔡襄书法极为推崇,并作过多次评说。他谓:“君谟书天资既高,积学深至,心手相应,变态无穷,遂为本朝第一。”他在《论君谟书》中还说:“欧阳文忠公论书云:蔡君谟独步当世。此为至论。言君谟行书第一,小楷第二,草书第三。就其所长而求其所短,大字为小疏也。天资既高,辅以笃学,其独步当世宜哉。近岁论君谟书者,颇有异论,故特明之。”
苏轼《跋君谟飞白》:“世之书,篆不兼隶,行不及草,殆未能通其意者也。如君谟真行草隶,无不如意。其遗力余意,变为飞白,可爱而不可学。非通其意,能如是乎?”
苏轼《跋君谟书赋》:“余评近岁书,以君谟为第一,而论者或不然,殆未易与不知者言也。书法当自小楷出,岂有未能正书而以行草称也?君谟年二十九而楷法如此,知其本末矣”。
从苏轼的题跋看,苏轼推崇蔡襄书法态度十分坚定和执着。其中提到“近岁论君谟书者颇有异论”、“论者或不然”、“多以为不然”等话,似乎表明当时有人想否定、贬低蔡襄的书法。此人极有可能就是蔡京。如果是这样,那情况正好相反。即不是将蔡京之蔡改为蔡襄之蔡,而是想将那原本属于蔡襄的“蔡”改属蔡京。
当朝对蔡襄书法作高度评价的还一黄庭坚、许将等人。黄庭坚认为:“君谟《渴墨帖》仿佛似晋宋间人书,乃因仓卒忘其善书名天下,故能工耳”。“君谟真、行简札,能入永兴之室也。”
顺得堂珍藏的蔡氏谱牒长卷,内有北宋大臣许将所撰《蔡襄传》全文。许将(1037-1111),字冲元,福州闽县人,宋嘉佑八年(1063年)武状元,累官至兵部尚书、中书侍郎、尚书门下侍郎。许将比蔡襄年少25岁,他于祟宁元年(1102年)任尚书门下侍郎,任上撰了《蔡襄传》。撰传时间与蔡襄(卒于1067年)逝世相隔不过三十余年。因此,许将撰的《蔡襄传》是一份研究蔡襄的新史料。许将在《蔡襄传》说:“公于书画颇自惜,不妄为人,其断章残稿人悉珍藏,仁宗尤爱称之。御制元舅陇西王碑文,诏公书之撰。温成皇后碑文又敕公书”。后来元代修宋史,元脱脱基本沿用了这一提法,并作了““襄工于书,为当时第一”的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