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期快要结束的时候,去看了一场《太平轮》。到了放映厅门口,三五个观众犹豫着不敢进去,因为放映厅门没开,门口也没工作人员,开映时间却快到了。我确认了一下,是这个放映厅,没错。便自己动手,推开沉重的门走了进去,放映厅里空空荡荡,我是第一个。不一会,刚才在门口犹豫的三五个人也跟着进来,大家随便挑座位,整场电影就这么几个观众,比演员少多了,有请戏班子来唱堂会的感觉,便宜,值。当然也显得戏班子廉价、掉价。
看完这部电影,没什么感觉,不知道会不会看下集,除非到时有人死乞白赖地拉我,否则,真没看下集的动力。这部电影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个夹生饭,先天不足使得最后端上桌的难以让人满意。首先,吴宇森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从筹拍到上映,前后6年。眼见得票房不好,吴宇森自己解释说是因为观众口味变了,倒是说出了电影追流行的真相。但是,6年就会让大导演从天上到地下?如果提前几年上映,就能够成功迎合观众吗?吴宇森自找的理由有点牵强。
其次,这部电影从筹拍就蕴含了较大的风险。据说吴宇森在西历2008年就打算拍一个名叫“1949”的电影,现在人们说就是这部“太平轮”。我觉得未必是这样。当初吴宇森筹拍“1949”时,主题可能并不是“太平轮”。现在影片的宣传说,电影是根据台湾作家张典婉的《太平轮1949》改编,但电影上映后,张典婉却发律师函声明:从未授权他人改编。变得很乌龙。再说,张典婉的书西历2009才出版,吴宇森一年前便有拍“1949”的想法,两者会是一回事吗?我比较怀疑。我认为,吴宇森最初拍“1949”的念头可能是一个关于国共之间更大的话题,但因各种原因,最终缩小到“太平轮”这个点上。大陆影视机构冲着吴宇森的名头蜂拥而上,使得吴宇森不得不改变原先的初衷,又不得不迎合两岸统战的要求,在赚钱与政治之间摇摆,尤其是怎么评价三年解放战争,主要制片方“小马奔腾”有红色情结,未必符合吴宇森最初的构想,调整过程估计难煞吴大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