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桔槔烽,桔槔是井上汲水的一种工具,在井旁树上或架子上挂一杠杆,一端系水桶,一端坠大石块,一起一落,汲水可以省力。这种汲水工具,因为可以升高见远,可被用作烽火架子。《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与魏王博,而北境传举烽。"裴骃集解引文颖曰:"作高木橹,橹上作桔槔,桔槔头兜零,以薪置其中,谓之烽。常低之,有寇即火然举之以相告。"后因称烽火台为"桔槔烽"。桔槔烽,桔槔上有柴草笼子。唐制,根据敌人进扰缓急情况,逐级增加烽火的炬数,最高四炬。一炬至所管州县,两炬以上都到京城。照西京,可见是两炬以上,情况危急。
牙璋,牙璋本是一种有刃的器物,器身上端有刃,下端呈长方形,底部两侧有突出的鉏牙。璋出现于新石器
时代,延续到西周时期,分布广泛。龙山文化的玉牙璋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玉璋器物,一般认为是祭祀山川的礼器或举行重大仪式时手持的仪仗用器。这里的牙璋,是调兵的信符,分两块,合处凸凹嵌叫做牙。分别掌握在朝廷和将领手中,用作调动军队时的凭证。
凤阙,指帝王宫阙。汉武帝时所建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故称凤阙。
龙城,匈奴的名城,借指地方要塞。
4
《唐诗鉴赏辞典》说:“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
诗中并没有任何战斗细节的描写,因而也不妨理解为诗人的想象:战争来临之际,诗人心潮澎湃,于是产生了投笔从戎的想法;跟随大军奔赴抗敌前线,领略了边疆的恶劣气候和战争气氛,表达了自己的报国心愿。就是说,这不过是并未付诸行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