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一听“鬼街”,令人毛骨悚然,但这次在北京就去了一次,而且被告知晚上去的时间越晚越好。到了那里才知道“鬼街”只是一个噱头,其实就在东直门,或者叫东直门内大街的一段,只要上了二环一会儿就到。
据服务员介绍,东直门过去是一座往里运木材、往外运棺材的城门,城门外有一大片坟山,而城内的百姓却习惯于在夏天点着煤油灯沿街吃饭、纳凉,远远望来宛如坟堆上漂浮的鬼火,“鬼街”的叫法不胫而走。近十多年,东直门内餐饮逐渐兴盛,远近闻名。为了打造品牌,吸引游客,重新启用“鬼街”的叫法。不过,考虑到外来游客的接受度,由区政府出面,正式将“鬼”字换成“簋”,现在的学名是“簋街”。不过当地百姓还是习惯于用老名,所以含有“鬼街”一词的霓虹灯招牌还是到处可见。
车从东直门进来就看见“东兴楼饭庄”掠过。2001年我和爱人、孩子来这里吃过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饭庄里挂着一些汪东兴来这里吃饭的照片,我一度以为“东兴楼”和汪东兴有关。其实不然,“东兴楼”在清光绪年间就已开张,距今100多年了,与汪东兴的关联纯属巧合。
现在的“东兴楼”对“鬼街”来说只是“沧海一粟”。往东四方向,一路上饭店、酒家目不暇接,且门口都挂着成片的灯笼。奇怪的是,这里鲜有红灯笼,灯笼基本上都是橘黄的。“鬼街”的人行道很宽,人行道上游客熙熙攘攘,不是还有拉客人穿梭其中,甚至还有在人行道上支起餐桌椅的。
我们去的那家叫“花家怡园”,是一位花姓老板所开连锁餐饮中的一家。在服务员的引导下,进门就是一条长长而略显曲折的走道,这里有老北京的烘山芋,有捏面人的,还挂着名画作,甚至还有潺潺流水。走道的尽头,是一方极为经典的四合院。院子里有露天雅座,四周的厢房厅堂都是包间。我们进的是包间。据说这个四合院很有点来头,是雍正皇帝小时候住过的,后来逐步成为民居。现在又被“花家”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