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以1961年人口对比196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增加1436万人、内在自然增长率人口增加1947万人。两者数据皆表明,至此人口量止跌复增,骇人大饥荒的人口消亡危机终于结束。孙经先所提,“1960—1964年间我国人口总数在扣除了人口自然增长(由人口出生和死亡产生的增长)后异常减少了2644万人” ,相比1959-1961年实际损失人口量少218万人,正是1962年后人口复升后的冲抵蚀量(该数据可另算求实,但1962年后人口复增冲抵前3年人口损失是事实)。
孙经先所称“大饥荒‘饿死3千万’人不是事实”,显然不是事实。
至于孙经先所称,大饥荒人口非正常死亡的“营养性死亡”,就已经是近乎诡辩式的荒谬之说。“饿死”的生理原因,虽然就是营养无法补充身体生机所需,其或为病原性身体消化吸收功能衰退无法实现营养补充致死,或为缺食性无法为正常身体提供最低维生营养致死,但最终致死原因毫无疑问就是极度之“饿”。大饥荒的年月,显然,大量人口普遍的缺食性营养无源就是造成“营养性疾病”直至“营养性死亡”的“饿死”。孙经先对3千万无辜饿毙的可怜同胞们,居然能奇思异想称之为“营养性死亡”,其语气太儿戏太嬉皮太无责任心令人气愤,他那点“知识”用得太歪斜了!
资料:人口再生产率
一代妇女所生的女儿数同这代妇女人数之比,又称人口繁殖率。它表示平均一个妇女一生中生育的女孩数。有粗再生产率(又称总再生产率)和净再生产率之分。粗再生产率表示平均每个妇女生育的女孩数,没有考虑这些女孩在到达母亲生育她们的年龄时的死亡因素。净再生产率是扣除女孩在到达母亲生育她们的年龄时的死亡数后,平均每个妇女生育的能接替生育的女孩数。人口再生产率是假定一代人计算的。所谓假定一代人是把一年内各种年龄指标看作是一批人一生各个年龄阶段的相应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