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二还可以看出,1962年-1965年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暴涨,达到29-36(o/oo)的惊人高比率。数据验证大饥荒中1962年国家经济落底开始回升,至1965年基本恢复正常水平民生亦大有改善,随之人口增长率大幅提高,就非常符合灾难人口大量损失后人口增长率都会补偿性暴涨的一般规律。
那么,三年大饥荒人口增长率急剧下降的数据下,人口损失量到底有多少呢?
从上列数据表中,整体看50年代60年代中期的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忽略最低值和最高值,25(o/oo)可看作正常平稳时期的中间值,即应采作合理值。用这个合理值做正常人口增长率,可按其应当达到的人口量即”应现人口量“,对比相关年份实际人口增长率即”实现人口量“,两者差额就是”增损人口量“。本文就按此方式解算。首先澄清一个概念“人口自然增长率”不等于“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文后有解),注意表一国统局人口数据为人口自然增长量,对其数据仅采用1958年人口量作为起始评估值。
请仔细看清计算过程呦!以下采用25(o/oo) 平均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的人口量 对比 各相应年份应现增长率的人口量:
1958年人口65994万人,对比1959年人口量——
65994万x25(o/oo) =1650万即正常应增人口量,65994万 1650万=67644万人即正常应现人口量(亦即1959年理论人口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