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独立完成的《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引发关注,是因为“作为第一份综合评价中国城市金融环境的报告,它有别于一般学术报告的地方是其特殊的背景。课题源于央行行长周小川提出的“金融生态”理论,周小川希望通过完善法律制度等改进金融生态环境的途径来支持和推动整个金融系统的改革和发展。报告完成之后,央行三司两局(金融市场司、货币政策司、调查统计司、金融稳定局、金融研究局)还参与了报告的验收”。据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所长李扬介绍,课题组主要将9项因素作为衡量指标,即法治环境、经济基础、地方金融发展状况、金融部门独立性、诚信文化、社会中介服务、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企业诚信和社会保障度。
借用2005年产值报告的部分结果:总体而言,在50个大中城市金融生态相对指数排名中,中西部城市排名较落后,如合肥排名第19位,成都排第24位,重庆和西安分别排第29位、第44位。课题组通过调研发现,造成这个结果的症结在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市场化程度不高,政府干预经济较多,地方保护主义倾向较严重;地方政府债务负担沉重,地区金融部门独立性不强;法治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产权保护意识薄弱、执法难问题突出。
在四个直辖市中,重庆的排名是最靠后的。作为新设立的直辖市,它更多地表现出中西部城市共有的特征,比如政府对经济干预较多、地方金融部门独立性不强、地区法治环境有待改善、社会诚信文化有待加强
等等。 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信息中心和经济决策中心,在金融生态环境方面有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社会保障健全、中介服务发展充分及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人文环境。但与上海相比,北京的经济、金融的市场化程度略低,政府对经济、金融活动的主导力较强,企业竞争力的软因素(企业治理、文化、诚信)不强。因此,“金融部门独立性”和“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两项指标给北京拖了后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