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诺贝尔文学奖比如成一盘葡萄,但享用者只能是一位,这样许多人得不到其实也正常,事实上很多著名作家都没有得到诺贝尔文学奖,但他们都很尊重诺贝尔文学奖。但中国人就不一样了,得不到葡萄就干脆说葡萄是酸的。也是一种自尊心吧。两年前国内媒体报道《收获》杂志社说“诺奖也没什么了不得,我们自己也可以设一个”,准备创设一个奖金达百万元中国的“诺奖”。只是如今两年过去了,此事并不见下文。
细想一下,中国真能搞出一个“诺奖”来吗?
首先我们想想,真正的诺贝尔奖是怎么来的。它是瑞典科学家诺贝尔在他逝世前宣布把他的庞大的遗产设立这一奖项用于褒奖在物理学、化学、生物与医学、经济学、文学、以及维护和平这六个领域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当然,无论诺贝尔的遗产多么庞大,它的数值总还是固定了,不可能再增加,只会越用越少,但有基金会这个理财机构,把诺贝尔的遗产用于各种投资,不断创造利润,每年把利润用于奖励,而本金可以不动。从诺奖金额一年比一年高,就可知基金会的运作很成功,利润年年增长。
如果说《收获》要设一个百万元的文学大奖,它通过找企业家捐资来筹集这笔资金也许能夠办到。然而,筹集的这笔资金我们即使假设很庞大,它总还是越用越少吧,除非也设一个基金会,这个基金会必须是有投资人才的机构,而不是官僚的行政机构,能夠从本金中创造出利润的,这个奖才能维持下去。但在中国,能办到吗?不是说中国没有理财高手,而是说理财髙手正忙于各人自己发财,中国毕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么也是“初级阶段”,而且是“全民都想经商”的态势,哪个理财高手会不种自己的田来给你创造利润用于奖励文学呢?这个基金会就极可能是个官僚的行政机构,钱只会越用越少。用完了又去找企业家捐资么,别人捐一次可以老要别人捐哪谁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