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力上升
胡志明在越共党内所担任的角色日益被减弱, 被限制为 “ 一位久经考验的外交家与外交政策的顾问,同时被视为民族与革命的精神领袖的完美人物” 。胡志明的威信与广泛的人际关系,例如胡志明与毛泽东的密切关系,使他掌管越共的政治与外交等方面上的地位屹立不倒;党内年青的领导人,不管他们喜欢与否,都没法与胡挑战。 然而,直至1965年当美国正式派遣军力介入越南南方之时,胡志明在越共党内的角色只带有象征性质而已。胡志明身边最亲近的人物武元甲日后亦被孤立与打击。当时国际上的舆论说﹐武元甲是胡志明之后的越南争取独立斗争的第二名英雄。越南境内外的人亦一致认为武元甲是奠边府战役辉煌胜利的指挥者,他是北越部队中一位威信最高的将军。
黎笋有绝对权力的欲望。通过孤立胡志明、武元甲以及其它同志的事件﹐体现出黎笋曾建立了他在河内的不仅是忠实于他,还可共同决心全力推行他的革命目标的领导机器”。 签订1954年日内瓦协议,使黎笋认为,为了革命的成功,他必须以任何的代价,排除哪一位不相信以武装斗争赢取胜利的人。
战后时期
1976年尾﹐在党第六届代表大会上越南劳动党改名为越南共产党。黎笋再次当选为总书记。政治局的14位正式委员是黎笋、长征、范文同、范雄、黎德寿、武元甲、阮维贞、黎清毅、陈国环、文进勇、黎文良、阮文灵、武志功、朱辉敏。三位候补委员是素友、武文杰与杜梅。
在谈及和平时期的越南共产党人﹐戴维艾利奥特在他的《越南战争》书中高度评价那些领导人。他分析那些越共领导人仍然生存至战争结束最后一刻, 他们 “ 常是那些意志坚强、教条以及绝对坚信革命的人。但是那些人并不是具有能力把越南引上发展的道路。” “ 他们曾体现异常的勇敢﹐甚至是英雄的行为。但他们亦学会了生存的手法而它使战后应采有开放的策略的发展受到限制……最严重的是,他们相信革命运动比个人的各种权利更加重要﹐并使许多干部,许多蔑视法制的人以它为借口来贪污﹔他们认为革命目标可以代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