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第一个平等条约”是哪一个,绝大多数国人都会说是1950年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很简单,“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才有可能提出并且实现“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不过,有些历史兴趣的人会知道,废约谈判实际上要早得多,第一个平等条约似乎是1924年5月的《中苏解决悬案大纲条约》,据说是五四运动的结果,北洋军阀不得不照顾民众的反帝意义。其实,这些都不对,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平等条约
,是1921年5月的《中德协约及其它文件》。 中国最早的外交废约计划,起自1918年,起因是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是战胜国。战争一结束,民国政府即从3个方面,着手重建中国与世界的外交关系。一是针对战败国,通过巴黎和会,废除自清朝继承下来的一切不平等条约,二是针对其他战胜国,通过修约,逐步废止所有不平等条约,三是针对尚未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通过外交谈判,一一建立平等关系。 德奥是战败国,战争一结束,驻丹麦公使颜惠庆,便把他草拟的14条谈判条件分电外交部和驻法公使胡惟德,希望作为巴黎和会对德要求的参考文件。首先,德国必须赔偿战事损失,支付战俘收容费,中德互相发还收管私产。其次是旧条约旧合同无效,德国必须声明青岛交给占领国日本来处置,而日本必须依照宣言,把青岛交还中国,此外,德国必须答应中国备价,收回山东矿产和铁路,德国必须放弃天津租界和汉口租界。
最后,与中国签约时,德奥匈必须放弃领事裁判权和协定关税最惠国待遇。 可以说,1919年春天,中国代表团向巴黎和会呈交说贴,大致就是颜公使的思路。民国国务院紧接着议定,德奥旧约作废,领事裁判权和协定关税也做撤消,必须以对等地位,另订新约。为了推进新约谈判,民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司法改革,努力使中国的司法水平接近国际标准。 请注意,这些努力,发生在五四学潮之前。也就是说,反对不平等条约,并非五四运动的推动,相反,是它催生了五四学潮,助长了学生们加快步伐的情绪,希望一夜之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细细查看发生在五四学潮中和五四运动之后的修约文件,外交部的谈判,并未被五四激情所感染,加速和过激,它依然是四平八稳,不大在意外界的意见。外交部一直是把废约视为一项政府工作,使用的手段主要是外交谈判,始终没有采取群众运动的方式,把它和革命并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