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下来,张耳由期盼到大怒到怨恨,最后派出最得力的大将张黡和陈泽一道前往责备陈余。这话自然提到当年刎颈之约。他说,当年我们约为刎颈之交,现在我和赵王马上就要被秦军杀死,你有几万大军却不肯相救,你我同生共死的交情表现在哪里?假如你要信守承诺,为什么不和秦军决一死战?何况这一战还有十分之一二的胜算。陈余的话也是振振有词。我估计进攻秦军不但救不了赵国,反而会使我军全军覆没;况且,我不想和你一道去死的原因,是打算保存实力为将来给你和赵王报仇。现在,和敌人同归于尽,是没有任务意义的行为,无异于把一块肉投给饥饿的老虎。张黡、陈泽要求陈余此刻就用同归于尽的行动来确立诚信,而陈余为了证明这种冒险行动无异于飞蛾扑火,就让张黡和陈泽带着五千军队尝试着进攻秦军,结果全军覆没。秦军的气势,不仅陈余裹足不前,齐国、燕国的救兵也不敢出击,甚至连拥兵一万多人的张耳之子张敖也和诸侯救兵一样,驻扎在陈余大营旁边观望。
此事发生后,两个人都不冷静:解围后,张耳不相信陈余的解释,认为陈余杀了张黡、陈泽两人。陈余怒,解将军印绶给张耳,陈余湖泽隐居。从此,两人就撕破了脸皮。到了后来,项羽分封之后,陈余袭击常山王张耳。张耳逃归汉王,陈余以代王身份辅佐赵王。陈余以杀掉张耳为条件助汉王东击楚国,却被刘邦涮了一把。汉三年,张耳和韩信灭赵,在泜水河畔杀死了陈余。
这是一个人性的悲剧,作为刎颈之交的朋友其实都有很大的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