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元不为人知
的几个非常
死因
老海
两条毛巾。一个死结。
一个生命的终结只需这么简单。杨元元的生命尽管年轻,但也脆弱如斯。验尸报告显示,她所选择的自缢方式不负她望,最终以有效的窒息、残酷的死亡,证实了杨元元的生命是脆弱的,同时也非常效率地证实:在那个见证了2009年11月26日里这个悲惨的脆弱故事的水龙头、以及它所在的那个卫生间和这卫生间所在的这个世界前,还有比杨元元的生命更脆、更弱的东西。
比生命更脆弱的,一定不是生命。
一如杨元元生前可以选择跳楼、跳海、卧轨等其他方法寻死那样,杨元元同样也有别的人生出路,而不是只有非死不可的一条不归路。探寻杨元元为何不使用其他方式自杀的内心秘密,或许有助于窥视杨元元生命脆弱的内部构件,或有助于杜绝第二个杨元元的悲剧再度发生。
人在上海,杨元元不就地取材,不去学习闵行区拆迁户潘女士以燃烧弹自焚的方式寻死,而是“另辟蹊径”,这其中必有文章。杨元元在读上海海事大学的法学硕士,法律事件的预知能力一定比常人厉害,她一定能想到,一旦自己成功自焚,必将落得个“暴力抵抗”的罪名。死都不怕,罪名也就不怕。杨元元一定不担忧被定性为“暴力抵抗”。问题是,杨元元不是潘女士,她一直是一个匮缺叛逆精神和叛逆勇气的弱女子,一直不敢面对这个社会的残酷竞争。为此,她在本科毕业7年后再度折回校园净地来。这里风平浪静,没有艰辛,也不需要艰辛。这里没有太多的人生忧虑。唯一的忧虑就是母亲是否能与自己同床共寝于净地之上。在武汉,这忧虑不成忧虑。在上海,应当也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