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因而,端午节不是个喜庆的节日,我们在弘扬端午节文化的同时,不能忘记祭奠屈原的活动。不要忘却端午节对屈原的纪念意义。
作为国家法定的节日,现代人更应该把过节与纪念学习屈原活动结合起来。尽管从发展角度看,屈原之死、屈原的爱国精神值得商榷,但从历史角度去看待那段历史,屈原的面对怀王的不信任,面对祖国的衰败,他无力扭转与接受,以死去唤醒国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赞扬的。
我们学习屈原学习的不是他的做法而是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学习屈原就要学习他的促进中华走向统一的志向,学习他坚持真理敢于牺牲的为国伟民情操,学习他进步的思想和远见卓识,学习他为官清廉、心系国家利益倡导改革的品质。这些志向、情操和品质也正是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
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秦、楚、赵、魏、燕、韩、齐七大诸侯国割据称雄,不断进行兼并战争。面对对秦国的军事压力和楚国的政治腐败,屈原极力主张对外联齐,对内变法图强,进而统一中华。屈原的政治主张没能在楚国实现,最后投汨罗江自尽,留给后人是一段可歌可泣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