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结束前夕,日本在太平洋战场大势已去,在中国战场的强势地位却并未改变,1944年春至1945年初“打通大陆交通线”攻势仍将国民党军打得败退千里。此时美国总统罗斯福认为中国战场可能崩溃,急于请求苏联参战,因而在雅尔塔会议上用中国领土权益同苏联做交易。战后不少日本人认为“只败给了美国”,对中国不肯服气,原因不言自明。
现代科学要注重定量分析,战史分析的科学性应体现为准确考证战绩和损失数,不能使用夸张或歪曲的资料。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全面抗战开始前中国政府统治区年产钢不过4万吨,日本却达580万吨。当时中国处于四分五裂状态而对国民产值无法统计,1936年国民政府财政收入仅为可怜的11.9亿元法币(折合4亿美元),同年日本财政收入则超过100亿日元(折合30亿美元)。再看当时美国的实力,又远非中日两国可比。美国战时年最高钢产量超过8000万吨,年财政收入达1000多亿美元。战争中实力对比是决定因素,中国作为战胜国享受不到应有待遇,还受到其他盟友欺凌,其原因只有用定量分析才能解释。
若不进行定量分析而只搞定性宣传,对抗战的战果加以夸张,就会顾此失彼、自相矛盾。例如许多国人就不理解:为什么战败的日本对中国不服气且长期否定侵略罪责呢?中国为什么无法得到日本的赔款最终只好放弃呢?了解美国的实力及其单独控制日本的实际,人们才会明白,1948年美国宣布日本可免除赔款义务后,苏联、英国和中国国民党当局看到索赔无望只好放弃,1972年中国政府在对日邦交时也不能不承认这一难以改变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