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三种境界,是关于学习求知的境界。层层递进,由被动到主动,再由主动到乐以忘忧,乐以忘倦。
王国维的三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借宋词人晏殊的句子)此为第一。是说对追求目标的选择;“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借宋词人柳永的句子)此为第二。是说含辛茹苦、百折不挠的奋斗;“梦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借宋词人辛弃疾的句子)此为第三。是说追求的理想忽然灿然出现在眼前,令人惊喜万分,目标终于达到。
王国维这三种境界似乎比孔子的三种境界要抽象、宽泛一些,可以说是一个人求知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一个人对事业的追求,还可以说是一个人对情人的恋爱。总之,是为理想而奋斗的过程最终达到了目的。
但不论你要实现哪一个理想,学习求知是一个基础,干事业没有文化不行,就是谈恋爱,没有文化的感情交流实在是没有味道的交流。所以,你要实现王国维这三种“模糊”的、“幻觉”的、“朦胧”的无具体指向的境界,首先必须达到孔子论求知的境界。孔子的学生们在编辑《论语》时把《学而》放在第一,原来里面是大有学问的。
一个人的求知学习,只要达到了孔子的这三种境界,那一定是很有造化了!
(2006年8月17日星期四凌晨抄)对这些文化科学进行学习、理解、把握,就是“知”。这个“知”是一个基础,是一个过程,带有任务性、规定性的特征。我们贯彻《义务教育法》,青少年必须受到培养和教育,就体现了这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