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博士之死引发的吐槽值得关注
闲散一石
一名正值青春年华的博士生,溺亡在西安的灞河水里。一些人为之惋惜,一些人为之叹息,一些人投之冷眼,但更多的人陷入反思。从网上消息看,先是溺亡博士杨宝德女友在微博上发长文,后是中国青年报刊出中青报《寒门博士之死》一文,一时引发各类媒体和网民的高度关注。
《寒门博士之死》引发广泛关注,原因大概在于“寒门”、“博士”、“家仆”六字。寒门出个博士本属不易,然而却中途夭折了,一下子让一个寒门失去了希望,有的媒体为此发出“谁在吞噬穷人逆袭的人生?”之问。在一些人的眼里,博士属于学中尖子,各方面的素质理应优秀,可就是这么优秀之人却在高校里出了意外,不免会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研究生与导师之间有的已经异化为老板与打工者的关系,尽管在许多高校之内习以为常,但并不正常,有的媒体自然要诘问“博士生怎成导师‘家仆’”?在这场舆论关注当中,最为吸引公众眼球的,自然要算曾经的博士生和现实的博士生大吐读博期间的苦水。在他人看来,读博是那么的美好,原来读博却是那么的让人不堪回首。
也许西安交大也觉得导师的做法确实不太合适,但是又不得不顺从内部习俗,所以先是声称经过调查有11位教师、多名学生反映涉事杨宝德的导师比较关心研究生,包括杨宝德的生活学习及科研,但确实存在让研究生到家里打扫卫生、陪同超市购物、洗车等行为,校方进行了严肃批评教育。这样自相矛盾的说法自然经不起公众检验,到了1月18日,西安交大学位评定委员会召开主席会议,取消了涉事博导的研究生招生资格,算是给了公众一个交待。对于杨宝德的导师是否存在师德缺失的问题,估计西安交大不会再往深处追究,毕竟这样的事情极其普遍,追究了此教授,不追究彼教授,道理上也讲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