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耍猴的,铜锣一敲,即刻便可笼得一圈闲人前来围观。或于村口,或在街市,只要能有上那么一块空地,好戏就能立马开演。不,确切点说,应该是开耍了。但见那些猴子,在主人的指挥与调教下,让它干啥它干啥,听话得很!敬礼、打球、钻圈、翻跟头甚至是飞吻,动作滑稽而可爱;活脱脱的人类祖宗,每每都能招来一阵笑声……
有典可查的,最早记载此“耍猴”之事的应该是《列子-黄帝篇》。不过后人一般不叫它为“耍猴”,而是叫它为“朝三暮四”或“朝四暮三”。相关文字曰:“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芋,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芋,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物之以能鄙相笼,皆犹此也。圣人以智笼群愚,亦犹狙公之以智笼众狙也。名实不亏,使其喜怒哉。”
文中的“狙”是指猴子,“狙公”则就指耍猴的老头了。话说宋国有一个饲养猴子的老头,专爱猴子,竟然在自家里养了一群呢。时间一长,老头能懂猴子之心,猴子们也能晓老人之意。可如果老是用家人的口粮去喂那群猴子,那也不是办法啊,到时家人们又该吃啥了?不过老头片刻就想出高招:节约!于是他招来众猴,诓骗它们说:“今后给你们吃橡栗,每天早上三颗,晚上四颗,可以吗?”猴子们听后,都气得乱蹦乱跳,表示坚决地不答应。老头遂故作低头沉思状,然后抬起头狡黠地又对众猴说:“那就每天早上给你们四颗橡栗吃,晚上给三颗,这下总可以了吧?”这回好了,众猴们仿佛是得到了“斗争”后的胜利似的,不禁都欢呼雀跃起来了……当然,最后列子也不忘自己对此事的评价,他说:这个故事说的是用智巧去笼络鄙陋。然后引申说圣人以智慧去驾驭愚昧的凡民,就如同那养猴老人用智巧来笼络猴子们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