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毁誉参半”来评价《赤壁》是客观的。而我注意到,来自影评人和专业观众的评价,恰是构成“毁”的主要力量,一位影评人的文章标题,“看《赤壁》,被吴宇森放了鸽子”,就很能代表不看好《赤壁》这批观众的看法,我也在另一篇文字里表达过这样的观点,“拍完《赤壁》,吴宇森可以退休了”。《赤壁》没能把握好它在题材、资金、演员等方面的优势,它是一部大片不假,但并没能成为超越之作。
忽略故事改编、主题表达等概念性行为,单就影片制作、场景、武打设计等技术性细节而言,《赤壁》让人失望。这其实也是观众的底线,如果吴宇森赖以成名的招牌,都不能再次感染和打动喜欢怀旧的电影观众,那么对《赤壁》其他方面的期待还有多大程度可言?孙权猎虎那场戏,本是体现孙权对曹操由怕到恨的一个良好视角,但却被那只拙劣的老虎搞得这场戏意趣全无——影片的拼接痕迹太明显了,孙权和老虎完全在两个情景之下,让人深度怀疑老虎是事先在公园中拍好的,此外,镜头过多地在草丛中摇晃也显得过于繁复。
类似令人感到细节处理太粗糙的镜头在影片里比比皆是,比如诸葛亮给母马接生的那匹小马,如果不好表现,直接给出小马出生后湿漉漉的样子就可以了,镜头偏偏对准那个明显是道具且有塑料感的“小马腿”晃来晃去。影片最后用鸽子视角俯瞰曹军大营所用的那只鸽子,看上去毫无生气,十分虚假,包括银幕上飞溅的假血、电脑处理痕迹过浓的战船等等……在电影特技已经可以实现以假乱真的时候,这样的瑕疵令人难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