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南湾水库总库容16.3亿立方米,是淮河上游的最大水库。
板桥、石漫滩等系列水库是五十年代初期“人民治淮”的产物,是新中国第一批设计建设的大型水库;当时中国的水利工作者尚无大型水库设计建设经验,完全由苏联水利专家提供勘测设计和施工指导。片面重视蓄水,忽视防洪,板桥水库比规定蓄水量超蓄3200万立方米,且疏于维护,在溃坝前,板桥水库的17个泄洪闸只有5座能开启。
事故经过 台风登陆
台风尼娜的行进路径1975年7月31日,台风尼娜(国际编号7503,JTWC编号04W,中国大陆又称“7503”号台风)在太平洋上空形成;1975年太平洋台风季的其中一个台风,它亦是吹袭中国内地的第三号台风。8月4日,尼娜在福建晋江登陆。在此之前,尼娜曾在台湾登陆,造成多人死伤。
尼娜登陆后减弱为热带风暴。登陆后恰遇澳大利亚附近南半球空气向北半球爆发,西太平洋热带幅合线发生北跃,致使台风登陆后并没有在陆地上迅速消失,而是继续前进跨越江西、湖南两省,在常德附近突然转向,北渡长江直入中原腹地。
8月5日,尼娜从北京中央气象台的雷达监视屏上消失。由于尼娜的强烈低气压和南下的冷空气形成对峙,热低压从海洋携带的大量水汽,遭遇强冷空气,并在伏牛山脉与桐柏山脉之间的大弧形地带“停滞少动”。这一地带有大量三面环山的马蹄形山谷和两山夹峙的峡谷,受到桐柏山、伏牛山组成的“喇叭口”地形的抬升;南来气流在这里发生剧烈的垂直运动,造成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