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起事件的讨论至今仍在继续发酵,分析和反思充斥各大媒体平台。但据记者日前走访受“打假事件”影响严重的批发市场所见,不少商贩对政府辟谣持怀疑态度,很多人仍不清楚究竟何为真相。
在崔娟看来,事情倒没有那么复杂,她说:“别人都关门,那我肯定也不敢开,就这么简单。”
但她坚持,自己绝不是盲目跟风。她告诉记者:“别人以为我们听风就是雨,相信传言。我们做生意的,什么没见过?怎么可能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
尽管崔娟并没有看到过警察抓人,也不认识哪个商贩被逮捕,但她深信确实有警察以“打假”为名,索要几万至几十万人民币(约一至数万新元)的罚款。据她说,东北日杂市场的几个商贩在7月被几名开着警车,身穿制服的公安人员带走了,被捕者的家属之后接到通知,须缴付50万人民币(约10万新元)的罚款赎人。
当记者问她是哪几家商贩时,她的回答是“听说”,但“大家都这么说”。
这个“大家都这么说”的传说,连续传了两个星期后,市政府发出通告辟谣,但崔娟依旧坚持:“这就是派出所的人干的,只不过事情闹大了,政府出面辟谣,让人觉得是有人冒充是执法人员。”
对另一些市民来说,问题的核心在于,当执法人员的作风本身就让人怀疑时,官府再出来的辟谣,还能相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