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前三季度的鸿海集团财报显示,公司的应收账款较多,而人力资源成本上涨已导致业绩出现下滑。
对富士康来说,竞争对手的出现,无疑削弱了其向苹果要价的话语权。
在富士康,经常有一群“老外”出没于龙华园区,他们是富士康的客户,其中包括来自苹果公司的客户。我们无从知晓富士康与苹果公司谈判的细节,但从富士康近年来与苹果的合作关系变化来看,双方一直有着争夺话语权的暗中较量。
对于富士康来说,其对苹果的感情堪称复杂。一方面苹果是其目前最大的订单提供商,另一方面,在一部造价近200美元的iPhone4S手机中,富士康的组装等费用仅有8~9美元。
2010年,富士康频发年轻员工跳楼事件,苹果等主要雇主亦向富士康派出调查组。彼时,亦有声音称,苹果或因此向富士康提高2%采购价用于支持富士康提升底层员工涨薪,但后来表明,这完全是外界的一相情愿。
玉山投资分析,虽然苹果公司拥有当下全球智能手机整体营收利润的75%,但从未放弃对于代工商订单报价的严格控制。鸿海近5年的营运状况显示,自2007年到2010年,其营业收入增长近一倍,但税前盈利反而有所减少。
富士康的客户往往善于利用国内代工行业的竞争关系,来掌握市场话语权。为此,富士康试图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研发。比如,与北京的清华大学合作建立纳米研究中心。该机构在中国专利网上能查询到的技术专利超过百项,其中包括碳纳米管材料实现触摸屏控制技术等多个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