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
新规背后:微信面临艰难选择
微信的上述《公告》中,除已被删除的涉及视听许可证的第二条外,另外四项规则还包括,规范特殊识别码、口令类信息传播,禁止更改用户返回路径,禁止使用含有用户隐私数据的浮层,对违规行为采取阶梯式处理机制等。
受访行业人士认为,这是微信自身治理的表现,随着微信用户量的增大,微商、网红、KOL(意见领袖)都会基于自身利益进行诱导分享,如何平衡他们的分享诉求和用户的使用体验,成为微信长时间探讨的课题。
资深互联网安全专家李铁军告诉新京报记者,微信这次的外链分享规则,是从隐私保护和防骚扰方面考虑的,“此前,分享到微信的网址的检查就很严格,恶意网址和程序比较难通过微信渠道传播”,李铁军说。
李铁军对上述条款进行了逐一分析,规范特殊识别码、口令类信息传播,主要是为了防止微商和非法网站的恶意刷屏,减少用户无意中复制并打开的可能性;禁止更改用户返回路径,则是防止用户在返回过程中被导向违规网页;禁止使用含有用户隐私数据的浮层,则着眼于防骚扰和防收集数据两个领域。
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应用的原始用户积累都是通过微信完成的,那么这些应用壮大的过程中,是否影响到广大用户的真实体验,则成为微信需要重点着眼的问题。这一点,在本次的《补充公告》中也有所体现。
除上述《视听许可证》之争外,外界还认为微信此次公开的外链规则,是为了给旗下短视频产品微视形成“护城河”。对此,腾讯集团市场与公关部联合负责人张军称,腾讯旗下微视迄今为止依然被微信拦截,一视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