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无论是政府还是学术界都更愿意用“三农问题”这一词汇,来形容中国的农民、农业和农村在整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相对滞后。而每当我们提到三农问题,有一个人的名字我们不应该忘记,他曾经是湖北省监利县的乡党委书记,也曾经在2000年,含泪写了一封上访信给当时的国务院总理朱 容基,高呼“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他就是李昌平。
见到李昌平才发现他要比我想象的要年轻很多,17年的农村干部经历在他身上并没有留下太多岁月的痕迹,他的平和是一种经过生活磨砺后的沉潜。他说话非常有逻辑性,用词理性,不急不缓,也许,良好的教育背景使得他能够将这种来自于书房里的智慧,超脱于多年烦琐务实的农村工作。
采访人:宋迎秋
被采访人:李昌平
您现在的生活与工作状态是什么样的?
2000年以后我辞职南下,到广东打工,2001年又北上到《中国改革》杂志社打工。不当干部了,一开始总有寄人篱下的感觉,没有了以往那种四平八稳的心态,没有了优越感。现在习惯了,觉得自己已经适应了现在的生活。现在,我在香港乐施会(民间公益组织)担任项目官员。
是的,我看了这本书之后,发现自己以往所了解的农村并非真实,很多人都从您的书里了解到农村不为众人,尤其是城市中人所了解的一面。您也得到很多这方面的反馈吧?
到北京后,我发现很多搞三农研究的人其实并不是了解三农,我觉得自己应该写点东西,给从事三农问题研究的人一些帮助,于是就有了《我向总理说实话》,它在国内外的巨大反响是我没有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