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民俗事象。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刚过完春节,便是元宵节,还有清明节,端午节。中国的传统节日都积淀着一个民族风俗生活传承和演化的历史。随着社会的发展,节日的风俗会不断变化。而节日总是反映着一个民族在一定时期的文化心理、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而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一直是文化鼎盛人文兴旺的文化强国,中国的节日一直都是世界尊崇和追随的文化娱乐活动。那么,中国传统节日的根源在哪里?是因为岁时节令和原始崇拜相结合,才有了节日。
首先,节日的起源与岁时节令有关。汉民族是一个农业民族。在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人们对大自然的时间周期变化节律,有了越来越深的认识。经过一代代人对天象和物候的不断地观察和总结,于是就有了岁时节令的划分。到战国时期,在中国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四时、十二月、二十四节气的岁时节令体系。这个体系成为汉族人民安排生产生活的时间表。许多传统的节日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其次,由于节日与岁时节令又有区别,因此节日的起源又与原始崇拜和与之相联的祭祀活动、禁忌等行为有关。原始崇拜包括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等类型。它产生于太古时代,根源于生产力低下情况下原始人类对于自然力的敬畏心理。例如,原始人类因为向往光明而崇拜太阳,因为“地载万物”、是人类衣食住行所自出而崇拜土地——这些都是自然崇拜。又如,闽是“东越蛇种”,而闽人把蛇、瑶、畲民族是盘瓠之后而祀犬——这是图腾崇拜,也是原始祖先崇拜的迹象。由于灵魂观念的产生,原始人类又有了另外一类祖先崇拜——例如夏人以黄帝为祖先,等等。随着原始崇拜观念的产生,人们于是有了种种祭祀和禁忌行为。这些祭祀和禁忌行为,是按一定的时节来安排的,因为它们同原始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有极其密切的关系。